好消息!风雅颂——古风不泯古琴与弦歌音乐会 童声合唱团招募小演员啦!
好消息!
风雅颂童声合唱团正式成立啦!
合唱团在第一批国家级古琴艺术非遗传承人吴文光先生的倡议下成立。
合唱团旨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学习和传承“弦歌”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艺术歌曲表演形式。
合唱团首场演出将参演由国图艺术中心主办的“风雅颂——古风不泯古琴与弦歌音乐会”!
5月10日,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与琴歌演唱家和民乐演奏家们共同隆重上演古乐弦歌作品《南风歌》!

艺术总监 吴文光
虞山吴派古琴创传人;中国音乐学院著名教授、首批博导;留美民族音乐学哲学博士;入选古琴艺术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琴会荣誉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名誉会长。1989年荣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2016年荣获中国琴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2021年获得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颁发的“民乐艺术终身贡献荣誉称号”。吴文光长期从事古琴演奏和音乐研究方面的工作,集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于一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二十年来提出了“述作”“乐诠”的音乐理念,创作了管弦乐作品《胡笳——女史罹歌》《离骚》、钢琴协奏曲《秋鸿》等数十首作品,为古琴在新时代的发展继续开拓道路。
团长、指挥 韩瀚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青年指挥,中国合唱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奥尔夫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柯达伊中心主任。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原解放军艺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院校指挥课、国际三大教学法课特聘教师。
副团长、古琴艺术指导 洪云霞
青年琴人、南云琴庐创始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古琴专业委员会(中国琴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乐会理事、北京广播电视台“关爱青年计划”。古琴专业讲师。江苏常熟人, 7岁启蒙于朱晞老师,200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师从赵家珍教授,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古琴与哲学双学位,是该校招收的首位古琴专业学生。曾先后经龚一先生、吴文光先生的悉心指导,现已渐成江南淡婉与北方旷达兼具之演奏风格。
总策划 吴叶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博士、副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理事。出生于古琴世家,自幼随祖父吴景略、父亲吴文光学习古琴音乐文化。现创作有古琴曲《竹林烟雨》,琴歌《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等五十余首作品。《梦回期思》一曲入选2023新加坡国际古琴大赛职业组决赛必选曲目、2024北京传统音乐节中国音乐展演规定曲目库。著作入选国家出版基金(2020年)、“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重点出版项目(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精品出版项目”(2023年)。2024年担任音乐制作人由中国唱片总公司全球发行《轻舟已过万重山》全景声数字古琴专辑。自2006年开始组织并策划20余场音乐会及琴事活动。
特邀弦歌艺术指导 何怡
独立琴歌音乐家、歌唱家、制作人。当代中国琴歌艺术代表人物之一。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曾旅居欧美,现任何怡琴歌工作室艺术总监、中国古琴弦歌大会专家、北京乐器学会琴歌与少儿美育专委会副会长、美国费城圣约瑟夫大学艺术大使。国家大剧院艺术讲堂、北京大学素质教育课堂主讲人。她的艺术探索受文化和旅游部、国家艺术基金、敦和基金支持,全球巡演独唱音乐会近百场,出版琴歌专辑《南熏》《左琴右歌》。作为一名集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一体的音乐家,何怡受邀在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举办专题讲座;多位学者对何怡的琴歌艺术进行研究;她的琴歌演唱被写入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教材;国内多所音乐专业院校、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堂把她的琴歌作为教学素材。

弦歌艺术指导 张卓
出生于常熟,启蒙于虞山琴社朱晞社长,后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李祥霆教授,先后得到龚一前辈、戴晓莲教授、李凤云教授指点,兼习昆曲、评弹,并拜师男高音歌唱家姜嘉锵研修诗词琴歌演唱。独树当代琴歌弹唱之新风,被中国民族器乐学会授予“中国民族器乐艺术传承贡献奖”。现授课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出版专辑《朗月之夜》,参与编配并录制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琴梦红楼》、《古琴经典歌曲弹唱三十首》等书谱和专辑。曾荣获中国古琴艺术节、香港国际琴筝诗乐艺术展演邀请赛、“敦煌杯”第二届北京国际民族器乐大赛等多项奖项。获得“弦上玉指听松风,喉间莺啭润清泉,琴者如歌,歌者如诉…”的好评。
什么是弦歌?
《周礼·春官·小师》:“小师掌教鼓鼗、柷、敔、埙、箫、管、弦、歌。” 郑玄 注:“弦,谓琴瑟也。歌,依咏诗也。”
《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庄子渔父篇》:“孔子游乎缁帏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庄子·秋水》:“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匝,而弦歌不辍。”
《庄子·大宗师》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
《琴史》曰 : “歌则必弦之,弦则必歌之。”
弦歌从早期的文献记载来看,琴、瑟、歌咏的配合演奏是最主要表现方式。它是诗词和音乐结合的艺术。在先秦时期的古代乐舞中,我们可见“弦歌”盛况的记录:“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尚书·皋陶谟》)“夔!命汝典乐,……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琴歌开始从弦歌中脱颖而出。蔡邕的《弹琴赋》(四部备要《蔡中郎集》)中有记载:“仲尼思归,鹿鸣三章,梁甫悲吟,周公越裳,青雀西飞,别鹤东翔,饮马长城,楚曲明光,楚姬遗叹,鸡鸣高桑,走兽率舞,飞鸟下翔,感激弦歌,一低一昂。”前面例举了十首琴歌的歌名,后面则是描述了琴歌的艺术感染力。在这十首琴歌中,大多是汉代流行的民间歌曲,而其中的《梁甫吟》、《饮马长城谣》、《楚妃叹》、《鸡鸣》都是当时盛行的相和歌曲。琴歌《懊侬歌》是清商乐中吴声歌曲之一。《全汉诗·卷十一》为“琴曲歌辞”,收录的是蔡邕所编的《琴操》。“琴操。后汉蔡邕撰集。以平津馆本为最善。署曰汉前议郎陈留蔡邕伯喈撰。书中所载。除《鹿鸣》等五歌诗为诗经诗外。十二操九引间杂弄二十一章等。皆两汉琴家拟作……今一律编入两汉歌辞。”
唐代王维晚年信奉佛教,退隐山林,与琴为伴。他“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自弹自吟,乐此不疲。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擅长弹琴,推崇琴歌。他与琴家崔闲合作的《醉翁吟》,曲谱与诗词一直流传到今天。像这些文人创作或与琴家合作的琴歌作品曾经不断涌现。
至今,古谱上保存下来的琴歌约三百多首,最早的琴歌是南宋姜白石的《古怨》(1202)与陈元靓《事林广记》(1269)上的《黄莺吟》。明清两代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琴歌谱,如明代有龚经《浙音释字琴谱》(1491前)、谢琳《太古遗音琴谱》(1522)等;清代有蒋兴俦《东皋琴谱》(1676前)、程雄《松风阁琴谱》(1677)等。而有些以琴曲为主的琴谱中,也收了不少优秀的琴歌作品。像《胡笳十八拍》《苏武思君》《阳关三叠》《精忠词》等,都是经典的传统琴歌作品。近年来,陆续涌现出当代新创作的弦歌作品,弦歌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正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当中,焕发着它的魅力和光彩。

《南风歌》是一首什么样的歌曲?
《南风歌》相传为舜帝所作,其词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是现存最早的已知有文字记载作者、歌名、歌词的琴歌(弦歌)作品。《礼记·乐记》曰:“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古今乐录》曰:“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史记·乐书》曰:“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本次即将演出的版本是由吴文光先生根据明代谢琳《太古遗音琴谱》和朱载堉《乐律全书》谱本合参编释的合唱版本,非常值得期待。
和音乐家们一起唱弦歌!你也可以!
机会难得!快快报名吧!

北京清大云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北京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100号
中国•天津
天津市西青区万卉路5号
中国•上海
上海市杨浦区国权北路1688弄,湾谷科技园B5栋
中国•安徽
界首市东城园区光武大道689号创新创业园11栋
中国•广东
珠海市香洲区银桦路400号10栋
中国•广西
桂林市七星区七里店路122号湖塘总部经济园
英国•伦敦
54 Welbeck Street, London W1G 9XS
加拿大•多伦多
9225 Leslie Street Unit 201 Richmond Hill ON L4B 3H6 Canada
电话:010-86477199
邮箱:qdyb@bjqdyb.com
微信公众号:清大云博
暂无留言